一席
Канал маалыматтары
一席
人文 科技 白日梦
Жаңы эпизоддор
896 эпизод
每个人都可能罹患精神疾病,只是不同个体的易感性不一样|姚灏 一席
姚灏,精神科医生、心声公益创始人
从选择成为精神科医生的那天起,姚灏就感受着社会对于“精神障碍”的偏见与污名。即便症状得到控制,被医院判定可...

在工厂梦到送外卖,送外卖又梦到做工厂,如此打工二十二年|张赛 一席
张赛,工人
2003年,初中毕业的张赛开始打工。他待过好几家卫生厂,进过漂染厂,当过保安,也送过快递。
进工厂之前,他对工厂生活有巨大的...

最让人心酸的是那些有违法前科的父母,为什么株连制度还是牢固地存在着?|赵宏 一席
作为行政法研究者,赵宏收到过许多当事人的邮件,述说他们被违法记录改变的人生:或是误入赌球App,或是一时冲动与人打架,行政违法记录就像刻在他们脸上的红字...

席外话14|正着看想哭,反着看想笑|陆冉x小老虎
久违的席外话突然更新了。这次是一期线下活动,录制于今年春天杭州的跳海,谈话的人是漫画家陆冉和音乐人小老虎。
这次活动是因为一席策划的第一本书《相...

未来一代缺土,学的都是人造知识|岜農 一席
岜農是瓦依那乐队的主唱,他曾形容自己像鸟儿一样,不适合生活在高楼大厦之间,更信任泥土的质感。
如今,他在家乡广西过着半农半歌的生活——种田、养鱼、...

大多数时候我们觉得终末期癌症病人应该有一声不吭的体面,可我偏不|柱子哥 一席
柱子哥,一个在互联网上真实完整记录自己从28岁到35岁人生的普通人
从2018年确诊血液肿瘤晚期,到2024年8月又确诊原发印戒细胞胃癌晚期,柱子哥与...

每个人都在教大学生做人,却不在意他们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|王佳莹 一席
王佳莹,南京师范大学心理教师
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老师,王佳莹在工作的10年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大学生。他们大部分被困住了:困于过去...

我患双相,她有自闭,我们在养育中彼此治愈|朱矛矛 一席
朱矛矛,全职妈妈、写作者
朱矛矛有两个身份:她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,也是一位全职母亲。
女儿树儿五岁时,一纸自闭症诊断书划破了安稳的愿...

“懒惰权”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,而是要大胆地把工作时间缩减到3个小时|王行坤 一席
王行坤,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
关于工作,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0年做出过一个大胆的预言。他说,一百年后的人将生活在高度富足的社会中,每天3...

我以为这是一个通过音乐逆袭的故事,却看到孩子们愿望破碎后独有的力量|梁君健 一席
梁君健,纪录片《风起前的蒲公英》导演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
位于城郊的蒲公英中学,是北京市第一所专为进城务工者的随迁子女创办的中学...

我们被教导的就是你不要相信自己的感觉,感觉成了需要克服一下的东西|金子 一席
金子,时尚杂志新媒体副总监、新人作者。
从河南到北京,从小镇做题家到时尚杂志新媒体编辑,金子发现,世界从始至终不是靠着一套逻辑运转的。前十...

未婚青年对婚姻中爱情含量的期待降低,父母在婚恋关系中的介入上升|刘汶蓉 一席
刘汶蓉,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
“妈宝”“全职儿女”“不婚不育保平安”等等,年轻人们或主动或被动贴上的标签越来越多。流行的话语,某种程...

被掏空的意义、萎缩的当下、塑料的共同体:数字时代的不幸生活|王俊 一席
王俊,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。
在今天新技术的万丈光芒下,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:时代在不断加速,文化工业和消费主义生产并无限放大欲望,知识和思...


熊景明:我在写长辈的故事时,从来没有雄心壮志,也没有想到会写出云南进入现代的历史
熊景明,民间历史写作推动者,主持港中大「民间历史档案库」
很久之前,熊景明就在想找一件退休后可以一直做下去的事,最后她选择了收集和推动民间...

杨青风:如果我们视障者不出门,不但我们的生活不会变好,无障碍设施也没机会变得更好
杨青风,金盲杖视障人自主生活品牌发起人。
中国有1700万视障者,需要靠盲杖出门的有几百万,但大部分视障者无法独立出行。他们能在自己熟悉的小环...

秦潇越:当所有人都鼓吹一个英雄式的励志故事,痛苦就不被重视,仿佛不曾存在过
秦潇越,纪录片导演
“我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?”这对大部分人来说,都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。过去十年,秦潇越扛着摄像机穿梭在不同的人生故事里...

麻杰夫:我们晚上经常听到有狗从天上飞过
麻杰夫,观鸟爱好者、听音辨鸟达人。
和很多人一样,麻杰夫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开始观鸟的。虽然生长在北京,但直到那时他才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和热情...

宋明蔚:到底是选择极致的生活,尽情地追求自由意志,还是远离旷野与高山带着遗憾过完此生?
宋明蔚,记者、作家。
2012年,中国传奇攀登者严冬冬跌落暗冰裂缝中意外身亡。那时,宋明蔚刚加入大学登山队不久,事故传出的那天下午,他呆坐在宿...

很多人困惑让进食障碍的孩子吃饭怎么就这么难,直到他们看到这把带刺的勺子|张沁文 一席
张沁文,ED Healer发起人
张沁文是ED Healer的发起人,也是一位曾与进食障碍交手六年的患者。
进食障碍,是精神科死亡率最高的疾病,并非简...

有些人坐着快艇高歌猛进,有些人难以调头,而有些人就只是一条小船,飘飘荡荡|陈小雨 一席
陈小雨,编剧、导演
先后经历家庭破产、父母离异等变故,2008年,14岁的陈小雨随父亲迁往阿联酋。语言和文化的壁垒,又令他陷入孤独与困惑。生活时...

父母离世这个事每个人都要经历,只不过他们比别人早了一点|李昀鋆 一席
李昀鋆,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博士后
2014年,母亲因病突然离世,李昀鋆的人生像被按下了暂停键,陷入沉重的昏暗。她没有一天不会想起母亲,但...

看过那么多不同的教育方式,我发现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,而是成年人的认知和内心|周轶君 一席
周轶君,纪录片导演、写作者。
2019年和2024年,周轶君用两季《他乡的童年》带我们前往世界诸国,探访当地的家庭、学校和公共空间,希望了解不同的...

我在手术室迎接过新生儿的啼哭,也送走过器官捐献者的心跳,麻醉医生见证了人的一生|蒋政宇 一席
蒋政宇,麻醉医生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麻醉医生并不经常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。他们在手术室中默默地关注着病人的每一项指标变化,为手术保驾护航。他...

她们虽然改变不了局势,但也会尝试敲开命运的砖墙,在缝隙处寻找呼吸的空间|姚璐 一席
姚璐,摄影师,自由撰稿人。
在做风光摄影师时,姚璐经常被问到“你一个女生,怎么一个人出来旅游呢?”性别成了左右生活方式和评判能力的标准,这令...

在超常气象灾害中,我们要解决一个解决了无数次的问题:救援队应该去哪?|郝南 一席
郝南,卓明信援创始人、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应急救援服务分会副主任委员。
卓明信援是一家致力于解决灾害援助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公益组织。从2008年汶...

我们很难说包产到户是最有效率的或历史的必然,一刀切地推行后遮蔽了很多潜在问题|郦菁 一席
郦菁,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。
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叙述中存在一个“小岗村神话”——1978年底的一个冬夜,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,秘密地分...

越是俗套的情节越包含着一些坚固的底层逻辑,越可能成为恒久不变的套路|施爱东 一席
施爱东,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。
施爱东本科毕业于大气科学专业,却机缘巧合地走上了民俗与民间文学的研究道路。最近20年中,他一直耕耘...

他说他的手摸过北京上海杭州的快递,这些指纹代替他去了全国各地|牛童 一席
牛童,摄影师。
2020年开始,牛童用了3年拍摄了一组名为《快递》的照片。
这组照片开始于母亲成为一名快递员。牛童不希望母亲从事快递工作,...

道士们有一种观点:外国人是根本不可能得道的,除非你前世或来世是个中国人|宗树人 一席
宗树人(David A. Palmer),香港大学社会学系教授。
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,北美出现了一批道教养生团体和企业,提供付费课程、书籍、精油,也组...

拆迁重构了这些农民的生活,补偿的资产消散后,他们只能在城市里继续挣扎|战洋 一席
战洋,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。
过去十五六年间,战洋的研究一直围绕中国的城市以及城市中的流动人群,关注他们为什么来,又为什么走,还有在...

在平庸世俗的生活里莫名地觉得悲伤,在一些看似蒸蒸日上的时刻里却感到灵魂的失落|陈东楠 一席
陈东楠,纪录片导演。
2008年夏天,读大三的陈东楠在实习时看到了人生第一部独立纪录片。主人公不那么光鲜的侧面,在纪录片镜头的包容下却成为了他...

我很疑惑东北的老百姓如何跟传教士相处,直到我在巴黎发现了这几封中文书信|李纪 一席
李纪,香港大学现代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。
2004年,李纪在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馆搜集资料时,在卷帙浩繁的法文、拉丁文档案中,偶然发现了三封中...

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,农村老人就变成了被牺牲,或者主动牺牲的部分|吴昊 一席
吴昊,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。
当代年轻人谈到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时,吃苦文化常常作为过时的价值被列为吐槽对象。吴昊的博士研究项目关注的群体...

城中村不只是深漂的落脚点,更是千千万万人的家|林大海 一席
林大海,社区营造团队“未来奇遇FATURE”创始人。
有着1700年历史的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,是一片城中村。2019年,南头古城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成为...

没有读者的文字我跟自己说了不起,就像我的生活,没有观众,我跟自己说了不起|周慧 一席
周慧,写作者。
三十九岁那年,周慧辞去工作,搬离市区,一个人,一间房,面朝大海,不用上班。
自由也像大海一样拥抱了她,不用社交,不必...

他们明知道自己未来必死的命运,但依然选择冲上天空|张钊维 一席
张钊维,纪录片导演,CNEX联合创始人暨制作总监。
张钊维出生于台南,是泉州移民第七代。从计算机专业毕业后,他读了历史研究所,做过报纸编辑、记...

他们一会打你的弟弟,一会对你推搡捉弄的时候,你内心一定是呐喊的|索廷 一席
索廷,音乐人。
索廷出生于广东吴川的一个村庄,他的祖辈是土生土长的俚人,世代生活在鉴江流域。15岁之前,他没有出过村子,这为他日后的创作种下...

我希望养老也能像点外卖一样,可以直接下单、接单、跟踪服务轨迹|史秀莲 一席
史秀莲,南京市养老服务平台“时间银行”负责人。
2013年,史秀莲在参与一项老年项目调研中发现,中国约90%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,却严重缺乏养老照护。老人们...

我们的教育制度希望每朵花达到标准,但人不是种子,至少不是同一种种子|阮筠庭 一席
阮筠庭,漫画家、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。
第一次站上讲台时,阮筠庭22岁,那时她刚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,留校成为了一名老师。名校毕业、留校任教、有寒暑假...